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环球时报】护航发射安全 打造智慧飞行的高速信息通道
来源: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0日 编辑:新闻中心

  火箭升空,开启万里征途。

  2022年,我国空间站即将全面建造完成。在每一次仰望太空的台前幕后,中国电科10所研制的系列设备始终执行着安全飞行的重要任务,参与了所有长征系列火箭的空间站工程发射任务,护航成功发射,守护安全旅程。

  火箭安全守护官——脉冲相参应答机

  运载火箭作为搭载飞行器的“交通工具”,其安全可靠尤为重要。

  在天舟系列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中,中国电科为运载火箭研制了“脉冲相参应答机”这一“智能锁”,作为火箭飞行主动段重要的外弹道测量设备,它可以与地面雷达协同完成运载火箭全程实时航迹测量,实时传送火箭的精确位置、速度信息,为研判飞行是否正常提供决策支撑,直到箭船分离完成使命,护送“天舟系列货运飞船”进入太空之路。

  火箭发射的“劳模”——地面光传设备

  在火箭发射前几个小时,总能听到这样的口令:“地面光传设备开机!”

  这个地面光传设备指的就是火箭发射场使用的前后端光传输设备。它虽然个头不大,但是胆量和勇气却十足,因为在火箭发射前无人值守的漫长时间里,它要承担起火箭测控信号的远程交互,可以说是火箭测量系统的关键一环。

  “由于空间站工程所采用的新型运载火箭采用了液氢液氧发动机,燃料加注后具有一定危险性,为确保人员安全,因此在火箭发射前的倒数6小时起,有关人员开始撤离,发射塔下已经进入无人值守流程,这时候火箭测控信号的远程交互,就只能依靠前后端光传输设备来完成。”中国电科专家李军表示,之所以采用光传输来完成信号传递,是因为光信号具有传输稳定、误码率低、远程传输损耗小等特点。

  根据这一特征,该团队为空间站工程运载火箭配备了前端视频光传输、后端视频光传输、前端射频光传输、后端射频光传输等多种设备。“通过前端光传输设备就可将火箭上采集到的各种状态信息由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再远程光纤传输到后端光传输设备并恢复为电信号,这样一来,就在指控大厅、发射塔架、火箭系统之间,搭建一条稳定可靠的通信通道,指导发射现场操作人员,根据光传设备输出的信息对火箭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控制。”李军表示,通过前后光传输设备的交替配合,不仅为数据及信号传输建立了高速通道,更是提高了火箭发射现场人员的安全性。

  在发射任务中,地面光传设备都是第一个开机工作、最后一个关机休息的“劳模”,从始至终,默默守护着火箭发射的安全。

  

打印 关闭